重庆市出台《"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从规划设计到运维管理全方位规范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涵盖建筑、市政、交通等多领域技术要求,旨在提升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为市民筑牢安全防线。

重庆近期推出创新性建设规范,针对城市应急基础设施制定全新标准。这份名为《重庆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南》的技术文件,系统性地规范了应急设施的规划建设全流程。
该指南重点突出"平急结合"理念,在常规使用和应急转换之间建立灵活切换机制。技术标准覆盖建筑设计、结构安全、机电系统等各个方面,特别强调设施的快速转换能力和应急功能保障。其中,电气系统要求具备双回路供电,给排水系统需设置应急储水装置,暖通系统则要兼顾日常舒适性与应急通风需求。
在功能布局方面,指南对三类重点设施作出详细规定:旅游居住设施需预留应急隔离空间,医疗应急服务点要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城郊大仓基地则需确保物资快速集散能力。同时,配套基础设施标准涵盖交通路网、通信保障、垃圾处理等市政配套系统。
根据《指南》要求,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都必须符合相关技术标准。项目从选址规划到施工验收,再到后期运维,全过程实施严格管控,确保设施在全生命周期内保持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