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新闻
扬州市以《扬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为纲领,通过空间改造、政策保障和文化浸润,致力于打造儿童友好城市。仪征市作为典型案例,建成多个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学校和公园,提升公共服务和基础教育水平,强化儿童权益保障,优化成长环境,展现城市对儿童的关怀与支持。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儿童友好”已成为衡量一座城市温度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近年来,扬州市以《扬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为纲领,从空间改造、政策保障到文化浸润多维发力,探索出一条传统与现代交融、民生与治理共进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路径。市发改委微信公众号即日起开设“儿童友好”专栏,展现如何通过“一米高度”的精细化设计重构城市公共空间,以“儿童参与”的创新机制激活基层治理活力,用“文化传承+生态教育”的特色模式滋养儿童成长。
公共服务友好:擦亮温情优质服务品牌
扬州市在公共服务方面做出了显著努力。2024年,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开展集中培训3次,亲子活动1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托育机构进行“医育结合”签约22家。全市范围内可提供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各类机构共48家,其中幼儿园托班32家、校外培训机构托班16家,每千人口托位数为4.62个。共有45家托育机构完成备案,备案率93.75%。办好省政府“普惠托育”民生实事和市政府民生幸福工程“幼有善育”项目,推进“一镇园区一普惠一公办”建设,2024年全市新建成省级普惠托育机构1个、市级5个。
权利保障友好:织密儿童权益保障网络
在儿童权益保障方面,扬州市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建成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34个,形成特殊教育“1+X”格局。建成省级“儿童关爱之家”3个,仪征市级“留守儿童关爱之家”覆盖率100%。切实用好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功立项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建设项目3个。保障特殊教育群体受教育权利,盲聋哑及智障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100%。
成长环境友好:打造儿童友好幸福场景
扬州市在儿童成长环境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全市学校均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79人,“一生一档”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档案,精准排查学生心理健康特别关爱对象103人,开展心理辅导3.8万场次。会同公安部门将10名特殊青少年送入专门学校接受教育。全市学校均成立家长学校及家委会,定期组织开展家校活动。
扬州市将继续立足于儿童需求、着眼于儿童发展,遵循儿童优先理念,不断完善儿童友好城区建设政策支持体系,深化儿童友好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儿童广泛参与的宣传倡导体系,让儿童友好理念、儿童优先原则在扬州逐渐深入人心、融入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字
22000元/平方米
15000元/平方米
10000元/平方米
11000元/平方米
6500元/平方米
13000元/平方米
15000元/平方米
13000元/平方米
9800元/平方米
105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