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万觐棠制作的盆景现身何园 50多岁的宗云长啥样?

扬州晚报  2015-10-20 08:58

[摘要] 昨天,在何园一处僻静的地方,两位绿化工作人员正在对园内的几盆从社会上征集来的盆景进行修剪和蟠扎。据介绍,其中一盆名为“宗云”的盆景已有50多年历史,是扬派盆景大师万觐棠亲手开片制作并流传至今的。

何园工作人员正在打理盆景“宗云”。

何园工作人员正在打理盆景“宗云”。

昨天,在何园一处僻静的地方,两位绿化工作人员正在对园内的几盆从社会上征集来的盆景进行修剪和蟠扎。据介绍,其中一盆名为“宗云”的盆景已有50多年历史,是扬派盆景大师万觐棠亲手开片制作并流传至今的。

盆景“宗云”已50多岁

三个已成形的云片既薄又平

相较于扬州盆景博物馆内两三百年历史的盆景,这盆只有50多年的盆景略显“年轻”——它的体积不到一立方米,三个已成形的云片既薄又平。尽管“年轻”,可其主干弯曲似滚龙,按“顺、纯、序”要求形成主干变化,棕丝蟠扎枝条似游龙“弯套弯”,将扬派盆景“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的特点淋漓彰显。

有30余年盆景制作经验的何园工作人员张玉顺,是万觐棠弟子。“这是师傅的代表作,虽然不像那些国宝级的盆景壮观,但已具北方雄健、南方秀美的特征。与其他派别的盆景相比,这盆盆景采用棕丝‘精扎细剪’,而且一直沿用至今,远看就如同国画中的‘工笔细描’。”

历经半个多世纪

“精扎细剪”尽现扬派盆景特点

用棕丝“精扎细剪”,这既是扬派盆景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制作人需要掌握的一门技艺。在现场,记者看到两位工作人员正在打理“宗云”盆景,一名工作人员将之前采好并加工好的两根棕丝搓成纤细的棕绳备用,另一人则遵从“螺线形”、“蛇线形”的美学原理,对枝叶一点点进行蟠扎。

据介绍,当年这盆“宗云”是万觐棠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制作的盆景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万觐棠制作的盆景有的进了景区或相关单位,有的被爱好者收藏,现仍存于世的并不多。

先后被5人收藏

何园去年征集到,请专人护理

张玉顺告诉记者,“盆景博物馆还有师傅当年制作的一盆‘巧云’,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而如今在何园的这盆“宗云”,初是被万觐棠的一个赵姓徒弟所藏,后又辗转于4名藏者手中。所幸,每一任藏者都是懂行的爱好者,十多年来,“宗云”不仅生长良好,形态也美。

去年,何园从第五任收藏者手中将“宗云”征集到园内,并让专业的绿化管理人员日常护理。每年清明之前、秋后植物生长较为缓慢的时节,请盆景制作大师来“复片”——对盆景修剪、蟠扎,这就是所谓的养盆景。张玉顺表示,这是一门既费时又费力的专业技术,一般的爱好者很难做到。

除了“宗云”,何园还征集了若干盆由当代人制作的扬派盆景,置于园内。   记者 张庆萍 文/图

【读报词典】

万觐棠

万觐棠,扬派盆景大师,生于1904年,卒于1986年。万氏盆景世家第五代传人。他走南闯北,以艺会友,吸取苏(州)常(熟)、通(州)如(皋)派盆景之长,融入祖传剪彩扎技艺之中。他应用人工造型与自然形态相结合的手法,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个性。1963年受聘瘦西湖公园主持盆景工作,精心培育古老盆景,并带徒传艺。他创作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屡获大奖。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扬州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