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GDP增速预期较2014年增速小幅下调,但要达成这一目标,各项“稳增长”举措必将陆续出台。2014年房地产销售额、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房地产行业增加值分别相当于或达到GDP总量的12%、15%和6%。从产业结构角度来看房地产行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规模传导效应下,通过“稳增长”带动经济上行,支柱产业的房地产行业势必从中受益。
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M2的宽松预期,无疑有利于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成本,改善房企经营环境、缓解利润压力,刺激房地产行业开发规模持续扩张。但需要注意的是,整体市场资金面的宽松却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漫灌”,重蹈“四万亿”覆辙的可能性较低。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宽货币、紧信贷”将是2015年房地产行业货币政策特征。从宽货币的角度来说,在深化经济改革阶段,经济增速降低,通缩压力加大,此时,房地产市场也没有明显好转,大部分城市楼市仍然有去库存的压力,这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压力。
从紧信贷的角度来说,在楼市基本面仍然是以“去库存”为主旋律的市场背景下,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讲,继续强化对于楼市的“风险控制”是必要的。2015年,银行等金融机构将通过严格执行放贷企业标准、下调企业信用评级、降低抵押率,甚至停贷等方式对于“风险”房企或项目进行“风险控制”,防止楼市出现债务违约,控制自身坏账率。而这些动作有可能会让占有整个行业数量多的中小房企面临资金面紧张的问题,甚至频现中小房企被并购或破产的现象。
DTZ戴德梁行董事、华东区综合住宅服务部主管伍惠敏:我估计今年可能到年底前,还会有两次降准,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有进一步宽松的余地。
摘要:稳定住房消费,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伍惠敏:稳定住房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的支柱。从分类指导方面看,可从分区域、分产品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
分区域方面,三、四线城市将出台倾斜性政策尽快去库存;一、二线城市,由于库存压力相对较小,政策放松的口径相对小于三四线城市。在分产品结构方面,对于中低端自住产品,除了采取公积金贷款调整、信贷调整,甚至可以用到上海十年前使用过的政策——退税,来刺激住宅消费;对于高端改善性为主的产品,本身在市场上的供应占量少。我认为,在未来可以借鉴台湾的做法,即手上持有高端住宅的购房者,当他们再次出手购房时,交易环节上对其采取收税,根据实际卖出收入收取15%的豪宅税,来取代限购行政调控。
杨科伟:房地产行业政策面贯彻市场化格局,年内整体宽松、平稳。从施政方向来看,今年的房地产政策面整体延续了2014年以来的去行政化、市场化理念,相比2014年的报告明确取消了“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立场表述,由“抑制”到“支持”这种鲜明的转变可以说明2015年中国楼市的政策面仍延续市场化格局,整体平稳、宽松,政策环境只会比2014年更优越。
此外,首提“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让二套房贷和一线城市限购调整极有可能。今年的报告首次明文提出了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事实表明,经过这些年的行业发展,越来越多的首置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目前改善性需求已经进入上升通道,一旦成为市场主流需求,必将带动新一轮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的增长。因此,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无疑有利于保障房地产行业乃至整体经济的稳定前行。诸如二套房首付比例的下调、贷款利率的下调,尚未取消限购的一线城市的政策调整,在2015年极有可能变成现实。
张宏伟:分类指导会以“去库存”是否较大为原则,库存较大的城市可出台刺激性措施,反之则没有必要。在两次降息一次降准等政策刺激之下,一线城市房价步入上涨通道,甚至下半年会再次步入“买涨不买跌”的行情;二线城市将加速去库存的进程,存销比开始普遍降低,15个月以下去化周期的城市房价稳中有升,比如合肥、南京、南昌、苏州、石家庄等城市,而15个月以上的城市楼市还有去库存压力,但部分城市由于加速去库存,市场去化周期将回归至合理区间。
摘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张宏伟:对于国内资本市场来讲,2014年房企再融资、发行优先股等已经小幅打开房企融资渠道,但是,融资总规模占整个市场需求的比例微乎其微,对于2015年改革阶段来讲,上述这些措施有可能会进一步开放,将房企的融资渠道归还给市场,让市场解决房企的资金面问题。但是,在“严信贷”的大环境下,上述这些融资模式的创新还无法解决整个行业普遍性的缺资金的问题,今年房企的资金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中小房企,很难在政策红利面前获得先发性优势。
杨科伟:今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预期既成事实,在已经进入降息周期的情况下,社会资金量整体宽裕,房企融资渠道拓宽,基金、信托等都将为其带来资金供给,尤其对于上市房企而言,股市融资更为便利,房企未来融资成本势必会有所降低。大幅削减房企财务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无疑将使房企当前持续下滑的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摘要: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
张宏伟:当前,各地住房公积金利率下降、贷款额度的增加与商贷利率下降可以降低购房者成本,在短期内可以有效刺激这些需求入市,为市场带来一波放量的“窗口期”。但对于住房公积金来讲,依靠利率下降、贷款额度增加等措施来刺激楼市需求具有不可持续性,主要是因为各地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相对紧张。因此,公积金贷款降息、贷款额度增加对于楼市成交的刺激有限。
此外,从去年新出台的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贷的城市或地区来看,已经有部分省份开始在省内展开,其主要作用还是为了实现刺激本区域内自住刚需入市购房,在当前市场周期的“低谷期”,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刺激市场成交量的稳定和回升。再加上当前住房公积金还有大量闲置,异地互贷业务的展开有利于盘活存量住房公积金,提高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
杨科伟:改进现有公积金制度,实行统一管理,以盘活存量公积金资源是未来的改革方向。去年以来各地方也做了一些尝试如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申请门槛、打破属地化管理藩篱,允许异地缴存本地申请。目前已经出现了省内互认和武汉、南昌、合肥、长沙等中部四城市间的互认,相信范围内的统一管理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