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政策法规 > 正文

“二次房改三三住房制”能否救起工薪夹心层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09-08-28 08:43

专家联名联名上书建议进行二次房改

日前,14位房地产界专家学者已联名上书国土资源部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议进行二次房改,建立“三三制”住房制度,解决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此次联名上书的发起人、住宅法专家李明向记者表示,目前保障性住房制度基本满足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商品住房制度满足了高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但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供给却是空白。 

此次14位专家提出的“三三制”就是基于三个阶层,实行“三种住房制度、三类供地方式、三支队伍参与”。具体而言,针对中等收入家庭,提出了“四定两竞公共住房”,即非营利公益性建房机构和建筑开发商以“定地价、定建房标准、定税费率、定5%利润率,竞房价、竞建设方案,综合打分高者得”方式招标供地建设的准市场化平价住房,供应对象主要是占城镇人口60%左右的中等收入家庭。 

1998年开始的轮房改,明确了货币化房改方向,即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适房;高收入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房。然而目前的保障房制度并没有起到实际作用,许多中等收入家庭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能享受保障房。(来源:证券时报)

“一次房改”尚未成功 “二次房改”何必着急

据报道,鉴于随着地价、房价的新一轮飙升,政府部门和开发商的相互推诿加剧,现行住房制度弊端显露,有14位房地产专家提出,应进行“二次房改”。

其具体改革措施,与大众广泛相关的有两点。其一,把房子分成三种:一种是底层民众的保障性住房,一种是高端的商业房地产,还有一种是针对中等收入的人群设计的住房。这与“一次房改”相比,增加了对中等收入民众的住房需求这一层次的划分。其二,这个针对中等收入阶层的住房建设实行“四定两竞公共住房”,即非营利公益性建房机构和建筑开发商以“定地价、定建房标准、定税费率、定5%利润率,竞房价、竞建设方案,综合打分高者得”方式招标供地建设的准市场化平价住房,供应对象主要是占城镇人口60%左右的中等收入家庭。

有意思的是,这个新房改建议说在“一次房改”的阶段里,保障性住房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很多人既不能享受经济适用房,又买不起商品房,所以可判断其是失败的,从而要进行住房政策的“二次革命”。这种说法忽视了一个问题:“一次房改”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其导向有问题。“一次房改”中所给出的货币化住房是用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这个方向不是错误,而是根本就没有达成。所谓失败不是改革方向的错,而是没有改革到位的结果。

其中的道理是这样:虽然说是货币化住房,但由于土地资源等完全掌控在政府手中,导致土地的价格随着经济发展而飙升,地方政府又因为从土地售卖过程中尝到了甜头,更是把土地售卖变成了“卖地财政”来看待。这块天鹅肉的价格上涨,直接带动了房地产价格的过度上涨,从而使得在任何国家里都是占房地产消费市场的大部分人反而被直接赶出了局。更有甚者,无论是经济适用房还是其他保障性住房,即使在经济学上被视为过度干预市场的产物,但由于建设与审批的弊端,连稍微缓解住房价格上涨的短暂作用都没有起到。

在一个改革因为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宣布其为失败,应该说不是一个严谨的态度,而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观念上的倒退。不求“一次房改”的所有政策落实、土地所有的性质转变而谈“二次革命”,提出的方式竟然是已被证明毫无效益的“回头路”形式,其作用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但这并不是这些专家提出“二次革命”最严重的后果。我们知道,房地产现在已经俨然变成了经济的救命稻草之一,而且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内需严重不足、社会保障不足、民众消费意愿下降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在某些人看来,是不能出问题的,保持增速发展。就目前来说,这种状态很难短时间内扭转。

若这种做法一出,中等收入家庭最后一丝消费能力也将被挤榨出来,变成经济学里所说的“流动性最差”的不动产,这种房改建议等于是在半强制状态下诱导并绑架中等收入人群进行消费。看上去是为促进内需做贡献,实际上更会降低中等收入人群对抗风险的能力。如果世界经济尽快复苏还好,一旦有所延迟,美国那种“次贷风波”很快就会在中国爆发,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那将是灭顶之灾。

所以,此建议即使说得如何天花乱坠,也不过是“饮鸩止渴”这个成语中的那口毒药罢了。(来源:东方早报)

二次房改,是启动楼市健康的大药吗?

看了相关的报道,其实二次房改也不是什么新鲜内容了,主要内容是学习香港和新加坡经验,政府将大量平租房供应给‘夹心层’,大量的房子政府来管,政府开发,以市场机制为主体。这样老百姓就不用着急了,不用去买房子。如果有钱搞投资,既可以投资于商品房,也可以买股票。

这么干能稳定社会,才能让社会有竞争力,不用为高房价而发愁。作为地方政府也有了长期的财政收入,从经营房子里面有了稳定的现金流,不是廉租房,是平租房。于是,有了可持续的财政收入,不是卖一块地没钱了。

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有这么几个。

一是经济适用房、平租房与商品房的比例关系是多少?前面二个比例太大,商品房就没需求了,谁还来搞投资开发。政府的拥屋政策,是新加坡屋价持续走软的主因。新加坡人有86%住在组屋,而香港只有31%住在政府兴建的房屋,因此香港的私宅市场比新加坡有更多的扩充空间。

二是地方政府能配合吗?在实体经济还都不时很坚挺的情况下,地方还得找楼市要GDP。

三是二次房改要破坏多少利益集团的钱规则,谁能动?这里面涉及到经济增长微观的制度基础的调整。 我们一直有微利房和福利房、经济适用房,但谁在享受呢? 二次房改当然是好事,而且温总理之前还专门去新加坡考察, 问题的关键还是那一句,谁敢动利益集团的命根子。(来源:搜房论坛)

【延伸阅读】更多政策性新闻回顾

【精彩推荐】城市的未来 我眼看东区

 热点链接:

业主社区热点话题地产快讯热点专题下半年新盘

扬州搜房网新闻热线:0514—87931356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扬州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